美章网 资料文库 县域经济论文范文

县域经济论文范文

县域经济论文

县域经济论文范文第1篇

1.对县域企业技术创新特殊属性认识不足县域经济中小企业居多,技术创新项目无论是从市场需求还是供给方面,均无法与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相匹配。县域经济的技术创新具有特殊属性,即包容性创新。但是,目前国内县域经济发展中,人们对县域技术创新的这一属性认识不足,县级政府盲目招商引资,追求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忽视了技术创新,从而引致县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2.政府财政对县域经济技术投入不足自2002年以来,辽宁44个县市财政对县域经济技术投入也快速增长,从2002年的1649万元增长到2013年的14.06亿元,十年来增长了85.2倍,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49.8%。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在2013年,44个县市财政技术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0.112%,这一指标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0.439%,更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865%,财政技术投入难以满足现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3.政府财政对县域经济技术投入地区不平衡政府财政对县域经济技术的投入地区间极不平衡。在2013年,县域财政对技术投入最多的盖州市(53700万元)是投入最少的阜新县(305万元)的176.1倍。另外,从县域财政对技术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看,最大的绥中县(0.487%)是最小的法库县(0.010%)的48.7倍,差距非常巨大。这种技术投入的不平衡性显然不利于辽宁县域经济地区间的协调发展。

4.县域经济中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确立一是县域企业研发资金的投入较少。在辽宁省县域经济中企业的R&D投入强度仍远远不满足企业技术创新的需要。这也是制约辽宁县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二是企业激励机制不完善。一方面,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缺乏竞争力,低于发达省份,难以吸引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企业也不注重对人才的长远发展和后续培养。三是县域企业高素质技术人才短缺。辽宁县域企业一方面是缺乏有效的吸引人才的薪酬机制、激励机制;另一方面没有为良好的可供优秀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

5.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县域经济的合作有待加强一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很难满足县域经济所需。目前,辽宁共有高等院校112所、科研院所149个,从事技术人员14万多人。这些技术人员每年都年都有大量的科研成果,这些成果中很多都不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需求,造成技术成果供求的结构性失衡。二是高校与县域经济没能很好地深度融合。目前辽宁高校技术服务县域经济工作主要是“点对点”(即一个高校仅仅对接一两个县市,一个县市仅仅对接一个高校)的帮扶对接,而一个现实经济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技术支撑,很多时候紧靠一所院校或科研院所难以支撑,使得这一技术创新模式的作用没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6.县域技术中介服务体系仍需完善目前,辽宁的县域技术中介服务体系的活力还远没能充分发挥出来。在信息咨询、专利、技术评估、融资服务等技术创新服务领域的发展远未形成规模与效益,政府对中介服务机构的引导协调工作措施不到位,在支撑服务创新能力与体系建设等方面作用不突出。我省县域技术管理过程中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相对缓慢,缺乏活力,致使创新活动缺乏技术支撑。各县市的技术工作虽有不同特色,但仍有不少县市还没建立综合技术创新平台,还缺乏为本地优势产业提供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使得县域政府所属的技术资源相对分散,服务机构规模小而分散,服务人员缺乏资质,这些都是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二、优化辽宁县域经济技术创新模式的途径

1.明确县域经济的包容性技术创新发展模式为了更好的发挥创新潜力,县域政府应该建立一种三维发展战略,改善创新环境、提高劳动技能、实现信息基础设施网络的全覆盖并降低使用费用,政府与企业合作,低成本建立基层集信息流、物流和商流服务平台,增加对公共部门和中小企业的投资。为了激励包容性创新在县域经济体中的健康发展,县级政府首先应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为包容性创新提供有利的制度环境。

2.明晰政府对县域经济技术创新的指导方向一是加大政府对县域经济技术创新的财政投入。辽宁对的县域经济技术创新的财政投入相对偏少,财政技术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0.10%,这一指标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0.407%,更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862%,财政技术投入难以满足现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应增加财政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二是要调节地区技术创新投入差距。辽宁各县市对县域经济技术的投入水平差距显著,强县与弱县对技术投入相差数十倍。为了避免县域间经济与技术水平差距越拉越大,辽宁应通过对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县市进行有差别转移支付,即加大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促进这些县市技术创新。三是要通过政策与资金引导技术创新发展方向。政府应通过对不同产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不同来引导未来县域经济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技术资源的配置力度。

3.逐步强化县域经济中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一是扶持和鼓励县域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政府应扶持和鼓励企业通过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增强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内生动力,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二是企业应设置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企业应构建促进自主创新收入分配激励机制,促使企业员工在价值取向上追求创新利润,从而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开展。三是企业应培育和引进更多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企业应加大引进和留住人才的力度,还应构建吸引和培育高层次人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4.优化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县域经济的合作方式一是建立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县域经济良好沟通的渠道。政府要搭建一个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县域经济技术交流平台。使得他们之间很容易进行交流,进行产学研合作。二是加强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县域经济进行深度融合。应该强化政府、高校、县域经济之间构建技术服务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优化“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县域经济技术创新发展的新模式。

县域经济论文范文第2篇

1.1自然资源丰富,农业发展条件优越秀山县幅员面积2045km2,溪河众多,气候温和,水量充沛,适宜多种动植物的生长;地貌接近“三三分”,即1/3的山区、1/3的丘陵、1/3的平坝,有发展农业旅游所必备的丰富的自然资源。境内主要风景区有洪安边城、梅江河风光、川河奇观、凤凰山公园等。

1.2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和人文资源丰厚秀山县商周时期属巴国地,春秋时期属于巴国南疆之域,施行土司建制,从乾隆元建县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建城史。红色文化底蕴丰厚,早在1934年,同志率领的红军就在秀山县开辟革命根据地,组建红色苏维埃政权,秀山县人民为支援红军建立红色政权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秀山县聚居着以土家族、苗族为主的17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总数占全县总人口的51.8%,是重庆4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民族花灯艺术与花灯文化别具一格,闻名遐迩。

1.3区位独特,农旅融合发展有空间秀山县系渝东南门户,为渝、鄂、湘、黔边区结合部,是重庆市在四省(市)边区的窗口,是西部开发的前沿阵地,是重庆通往南方发达地区的桥梁和枢纽点,是中国著名的武陵山风景区的一部分,同时是部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及AAAAA级景区仙女山、桃花园、凤凰古城及长江三峡至乌江天险环形旅游的回旋地,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农旅融合发展空间很大。

1.4特色农业显效益,旅游市场有基础秀山县素有“小成都”之称,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农业发展基础较好,资源丰富。目前,秀山县已建成中药材基地2.19万hm2、水果基地1.00万hm2、油菜基地1.6万hm2、茶叶基地0.5万hm2、蔬菜基地1.38万hm2、油茶基地0.22万hm2;年产土鸡1000万只、生猪46.3万头。依托现有农业发展成果,目前秀山县已经成功举办2届金银花文化旅游节、2届土鸡文化旅游节、2届油菜花文化旅游节,另外还有钟灵茶文化节、川河盖映山红旅游文化节等。这一系列文化旅游节庆活动吸引了大批重庆市内外游客前来观花赏景、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奠定了一定的旅游市场基础。

2秀山县农旅融合需要解决的问题

2.1布局缺乏统一规划目前,秀山县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区域规划和合理布局,基本上是企业、农民自主开发,整个产业发展缺少整体规划和科学布局,农业与旅游总体发展规划缺乏衔接,导致市场定位不明,项目设计雷同,布局不合理,功能不配套,简单仿效,粗放经营。即使有一些已开发的项目,也是各自为政,零散分布,无法产生影响力而形成产业主导。

2.2模式单一,缺乏发展活力秀山县资源丰富优势明显可开发的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多,潜力也大,但是发展速度始终较为缓慢。现有梅江镇的兴隆坳、龙池的长水等地,虽然地理环境好、人气指数也高,但是按照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也仅仅是主要解决了吃的问题,因此显得内容单一,缺乏活力。

2.3招商引资和政策扶持缺乏力度政府主管部门招商引资的力度不够大,资金来源渠道单一,再加上农旅项目存在投资大、见效慢的问题,制约了开发商的投资热情。往往普通投资者无力兴建道路等基础设施,造成许多农业园(点)道路、配套设施等软硬件较差。目前,秀山县也没有出台对农旅项目实施专项扶持的政策,即使个别项目得到少许的政策扶持,则是通过种植、养殖规模户种苗补贴等形式取得,也甚是有限。

2.4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特色内涵挖掘不够农旅模式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并向旅游业延伸的新兴产业。秀山县有利条件很多,可开发潜力巨大,但发展速度不够快,营造优势不明显,挖掘当地民俗风情、餐饮特色也不够深入,尤其对少数民族特有的节庆活动、农耕劳作等游客可参与性的项目内容缺乏深度开发。

2.5行业管理缺位,缺乏推动力农旅项目的管理涉及政府部门很多,如旅游、农业、文化、水利、环境保护等。农委提出发展“观光农业”,旅游局讲打造“乡村旅游”,文化部门提倡丰富市民的“娱乐休闲”,而事实上至今没有明确的界定,也没有统一的管理部门。正是由于这种“谁都能沾边,谁都管不好”的局面,造成了实际上的管理缺位,政策、制度、行业管理等无法统一,并显现出一定的无序性和盲目性,缺乏推动力。

3秀山县农旅融合发展建议

3.1模式选择

秀山县要实现农旅融合发展,需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产业资源并有规划地适度开发新项目,以“赏花、尝果、品茶、观荷”为主导,辅之完善的设施配套建设。在发展模式上可选择以下5种方式。

3.1.1观光农庄在风景区内或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摘果、拔莱、赏花、采茶,享受田园风情和劳动乐趣。

3.1.2体验农庄把生产、加工、消费和休闲娱乐结合为一体。如建立一个茶庄,将茶的种植、观赏、采摘、炒制及品尝以及与茶文化有关的历史、品评、绘画、写作、摄影等活动融为一体,在区划上应包括服务区、景观区及体验区等。

3.1.3教育农园这是兼顾农业生产与科普教育功能的农业经营形态,即利用农园中所栽植的植物、饲养的动物以及配备的设施,进行农业科技示范、生态农业示范,传授游客农业知识。

3.1.4爱情森林选择丘陵、山谷等多变的地形或开阔的平地建造一座爱情森林,以林木为主,情侣、夫妻可以来这里种1~2棵树,作为爱情的见证。当越来越多的人来这里种树,爱情树就越来越多,这里就形成了一个爱情森林。爱情森林还能面向全国甚至全世界,可以推出网上买树、种树、代管树木的业务,定期为树木拍照,并写上文字,描述树的生长情况等,反馈给顾客。

3.1.5民俗观光村利用秀山特有的地方或民族特有的文化和民俗风情,重点打造1~2个民俗观光村,提供食宿为一体的农舍或乡村旅店之类的客居场所,让游客充分体验浓郁的乡土风情以及别具一格的民间文化和地方习俗。

3.2规划布局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保护和利用现有资源,实现农旅充分融合可续性发展。要立足于高起点、高标准、长远规划、统筹全局,制订全县农旅发展规划。要把握市场行情,依据形势确定开发规模及深度,重点发展富有地方特色的农业旅游项目,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龙头项目。发展规模要考虑到辐射周边城市的人群,场面设计要大气,有地方特点,能够让人流连忘返。依托秀山现有的农业资源和条件,以县城为中心,可重点打造5条旅游带。(1)龙风油菜花海—小河桥特色采摘园—马鞍山金银花海—孝溪水库垂钓中心—隘口桂花庄园,可融入客寨桥、倒马坎遗址、隘口水库观光;(2)官庄特色菜(果)园—官庄至龙池10km荷花长廊—龙池长水桃花园—宋农飞鸡长廊—川河奇观,可融入黑洞漂流、石堤古镇、妙泉湖、热水塘温泉、大溪酉水风情;(3)平凯教育农场—钟灵体验茶庄—太阳山爱情森林,可融入凤凰山公园、梅江河风光、钟灵红砂溪清凉夏日游;(4)石耶特色菜(果)园—岑溪猕猴桃庄园—梅江苗族村风情体验,可融入石耶浮珠泉、野人洞、峨溶温泉、洪安边城红色之旅、三不管演义);(5)盐水井湖城市花园—溪口花谷—膏田猕猴桃庄园—轿子顶森林公园,可融入膏田镇穿钎洞、白砂溪清凉戏水亲子游。

3.3行业管理与政策措施

3.3.1理顺管理体制,强化管理责任秀山县农家乐虽然起步很早,但是发展缓慢,农业旅游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自身的发展机制和管理还很不完善,需要政府的扶持和引导,特别是一些宏观层面上的问题,更要依靠政府的政策帮助才能解决。土地征用或流转、道路交通、电力通讯、供水排污、有线电视等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问题,必须由政府统筹安排,也就是要求政府部门理顺管理体制,强化管理责任;同时农业科技支撑和技术指导当然必不可少。为此,建议对秀山县农业旅游的管理和指导,应明确由农业主管部门负责并成立专门机构具体抓,责成其抓紧研究制订关于秀山县农业旅游发展的可操作性文件,以便规范管理和指导,同时做好旅游、环保、国土、工商等部门的协调。

3.3.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投资渠道要使秀山农业旅游上规模、上档次、出精品,应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开发,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广泛吸纳境内外各类资金投入到项目建设之中。同时,应建立政府资金为引导,业主资金投入为主体,信贷投入为补充的多方位、多渠道的农业旅游资金投入机制,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县域经济论文范文第3篇

(一)壮大县域经济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壮大县域经济,有利于区域内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当地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使城镇成为农民务工经商的新的就业平台。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还可以避免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过度集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中城市的就业和社会管理方面的压力。

(二)壮大县域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产业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1990年以来,农民收入中的50%以上属于务工及非农性收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将有利于推动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使农民获得更多的收入。此外,县域内比较完备的行政、经济和社会管理手段,有助于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渠道。加大对农民的政策性扶持力度,有利于统揽市场,整合资源,形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

二、壮大县域经济,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一)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调整经济结构首先,稳定第一产业的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优先发展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在土地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创新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使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得到合理流转,从而发展适度的规模经营。积极探索有效的组织模式,因地制宜,培育优势产业;扩大农产品的销售领域,改变农产品的销售方式;大力加强龙头企业建设,通过给予财税、信贷、科技等方面的支持,做强、做大一批龙头企业,并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实现互利双赢。重视农业科研,加快农业技术转化,大力开展科技下乡,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督体系,编制相关的农业标准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其次,创新第二产业的布局。对技术进行改造创新、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加快机制的转换和体制创新,立足本地特色,突出主导产业,做到抓大扶强。努力实现工业的跨越式发展,从而有效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走新兴工业化的道路,遵循市场导向、适度跨越、重点突出、技术领先,比较优势等原则,改变县域经济的不均衡发展的无序状态,提高区域内绝大多数人口的收入,提高县域的综合竞争力。实施以特色工业为主线的县域工业发展之路,实施以园区工业为主导的县域工业发展新途径,大力培植产业集群,构架县域工业网络。第三,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和工业的现代化,也有利于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和优化,对县域经济的壮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要以科学的思想为指导,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总体规划布局。进一步调整传统第三产业,通过完善相应的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加快娱乐餐饮业发展,扩大经营范围和规模,提高服务的质量水平;发展商品贸易流通业,构建县市、乡镇和村三级购物中心和服务体系。在传统产业巩固、提高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旅游业、现代物流业、社区服务业、信息技术咨询业、中介服务业、电子商务业等关联度大、效益好、收入高的新兴产业,推动第三产业向多方面、多层次发展。

(二)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以民营经济的发展作为切入点民营经济具有经营机制灵活,产权关系、利益关系明确等特点,在市场机制中表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和有力的吸引力。民营经济的发展,对社会的稳定、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进一步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民营企业的发展,使民营经济日益成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的力量。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必须大力挖掘民众的智慧,广泛吸收民间的资金,依靠广大劳动人民的力量,促进民营经济整体快速发展。引导规模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管理制度,提高企业家的素质,培养更多的人才,形成民营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企业,从而带动整个民营经济发展水平的迅速提升。民营经济发展中,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能降低交易的成本,带来更多的外部规模经济效益,还有利于企业之间开展有效的竞争,从而刺激企业的创新发展。采用多种措施(如典型示范、结对子等),鼓励、引导更多的农户加入非农产业,壮大民营经济群体的规模,加速产业集群的发展,扩大富裕面。在现有基础上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发挥特色优势,做优做强某一产品、某一环节,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加速县域城镇化进程,快速扩大城镇人口规模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之一,21世纪前20年中国的城镇化应以县城为重点,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城镇化就是改变农民的社会关系,实现人口经济活动的转移。大力推进城镇化,是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较大规模地转入工业部门和城镇就业,建立起现代经济结构。通过采取以承包地、自留地换城镇社会保障的方式,使大部分农民彻底脱离土地。改变过去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状况。通过发展以县城为中心的中小城市,使县域内有限的经济要素,向县城聚集。提高县域中小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改变非农产业效率低下,发展速度缓慢,大量县域工业开发区空臵和土地浪费的问题。城镇化还有利于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形成规模效益,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和国民的整体教育水平,有利于促进中国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

(四)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要合理发挥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引导作用政府在规划县域经济发展、规范市场秩序、优化产业结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都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县域政府如果过多的用行政力量直接干预甚至参与市场,就会产生很多不平衡和不协调的现象。比如有的地方政府为了促进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给予企业各种优惠政策和特殊待遇,从而导致区域间的竞争被异化为优惠政策和特殊待遇的竞争。政府应主要进行宏观管理,依靠自身的优势,纠正市场失灵,对市场经济的各种参与主体给予同等对待,整合资源,引导经济健康发展,形成公平、有序的场资源配臵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臵。

(五)完善健全县域主体财政机制,增强县域主体财力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需要资金的支持。进一步增强县级行政主体的财政调控能力,完善发展县域经济所需的资金环境,缓解国家财政拨款不足,县域资金紧张的问题,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资金环境。从金融机构的角度出发,应进一步扩大资金投放的力度,降低贷款担保等限制条件,简化贷款审批程序,提高金融机构的工作效率;县域金融机构要建立科学的社会信用系统,提高贷款评估、咨询的效率,降低费用和时间成本;发展一些小额的贷款组织,如村镇银行、农村基金会等,改善县域内新型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状况,形成较为稳定的、多种形式的融资渠道,建立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体系。由于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人缺乏先进的投资理念,也缺少多余资金用于投资,因此还应加大资金的引进。加大县域的开放程度,创造适宜的开放投资环境,积极招商引资,改变农村融资渠道较为单一的被动局面。

(六)打造支撑县域经济发展的人才支撑体系人才是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着枢纽和调控的作用。建立科学有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人才评价体制和机制,形成相应的人才支撑体系,对于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转变用人机制,用人要做到公开化、程序化、规范化,冲破学历、职称、资历、身份等的传统观念束缚,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支撑体系。使人才支撑体系具有层次性、整体性、包容性等特征。充分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臵中的作用,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升高科技人才的总量,充分引进特色经济所需要的特色人才。

县域经济论文范文第4篇

2009年河北省人均GDP最低的10个县(市)是:威县、唐县、任县、南和、曲阳、平乡、广宗、康保、沽源、围场。

2011年河北省人均GDP最低的10个县(市)是:威县、任县、曲阳、南和、唐县、广宗、平乡、涞水、巨鹿、海兴。从这十个县的地域分布来说,2009年,有5个县(市)属于邢台,两个县属于保定,两个县属于张家口,一个县属于承德。因此,如果从贫困县的地域分布上来说,连片分布表现的比较明显,邢台市下辖17个县(市),5个县(市)居于河北最贫困的县(市)行列,而且这5个县(市)在地域上是毗邻的,这也说明了在这5县(市)中有一些共同因素制约了其发展。另外,5个县(市)在地域上也呈现鲜明的特征,保定市所辖唐县与曲阳均位于京广铁路以西的太行山脉地区,张家口所属康保与沽源以及承德所属围场均处于燕山山脉北部。山区交通不便,缺乏资源制约了这些地方的经济发展。2011年,最贫困的10个县(市)没有发生多大变化,邢台仍然占据其中6个,保定占据其中3个,沧州占据其中1个,邢台与保定贫困县的连片特征仍然十分明显。如果从产业特征上来说,这些贫困县大都以农业为主,第二产业不发达,一些县虽然第三产业占比较高,但并非是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这说明在缺乏资源以及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这些地区很难接受大城市的产业扩散,无法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集群,而在粮食价格普遍偏低以及农民拥有土地数量极少的情况下,以农业为主无法支撑起县域经济的发展。

如果继续对河北省不发达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排名进行分析,同样可以发现一些不同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情况。邢台市的威县、任县、南和、广宗、平乡、巨鹿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位于河北省的106位、84位、77位、124位、104位、123位。其排名虽然并不算高,但是没有一个位于最后十位。农民人均纯收入处在后十位的县(市)为顺平、阜平、曲阳、唐县、阜城、饶阳、赞皇、灵寿、丰宁、围场。如果从行政隶属关系来说,在农民人均纯收入最低的10个县(市)中,保定占据4个,衡水、石家庄与承德各2个。但是如果从地域特征来说,除衡水所属饶阳、阜城位于平原地区外,其余地区全部是山区,其中保定、石家庄所属6县全部位于京广铁路以西的太行山脉,承德所属两县全部位于坝上,其贫困的连片特征也非常明显。对比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最低的几个县可以看出,邢台所属各县虽然交通不便,也缺乏工业,但是在具有良好农业耕作条件的情况下,其粮食、棉花、油料、猪肉人均产量位于全省前列;而农民人均纯收入最低的10个县(市),由于地处山区,耕作条件恶劣,人均粮食、棉花、油料、猪肉产量也位于全省后列,这就使农民缺乏收入来源,结果造成农民收入极低。如果继续对农民人均纯收入排名较低的县进行分析,可以看到这些县的特征基本上是两个,即一是位于山区,交通不便,资源缺乏,耕地面积少;二是位于平原地区的农业县,除了农业之外工业极不发达。

2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特征与问题

通过对河北省最发达与最不发达的县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做出分析,可以看出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特征及其面临的问题。

(1)河北省县域经济对自然资源依赖较为严重。河北省人均生产总值排名前十位的县(市),大部分依赖丰富的煤铁等自然资源开采与加工获得经济增长。如果将数据继续扩展到县域经济30强,这个特征会更加明显,在30强中,有16个县(市)属于单一的矿产资源型县域经济体,其矿产资源采选和加工业(包括矿产采掘业、选矿业、加工业以及相关低端制造业)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在80%以上,呈现出对矿产资源的高度依赖[1]。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两个数据对比来看,单纯依赖自然资源的县(市)其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对来说并不高,这也说明了矿产资源的开发并没有使当地获得相应收益,反倒是通过本地工业获得发展的县,其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了本地居民。严重依赖自然资源取得发展的县域经济体也面临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河北迁安市黑色金属采选和冶炼压延加工业增加值占到全部工业增加值的85%,武安市矿产资源就业人员占全县就业人员的35%以上,占第二产业就业人员的85%以上[2]。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极端单一造成的潜在问题是一旦遇到经济波动,则县域经济就将面临极大风险,甚至会对社会安全构成威胁。

(2)接受大城市的经济辐射是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另外一条重要途径。河北省县域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除了依托自然资源获得发展的县(市)之外,另外一些较发达的县(市)在地域上大部分分布在大城市周边,接受大城市的经济辐射获得发展。如三河、香河、大厂处于京津走廊之间,接受北京的经济辐射获得了快速发展;鹿泉、藁城、正定、晋州等县则是接受了石家庄的经济辐射获得快速发展。与依托资源发展的县域不同,这些县域经济一般具有更加均衡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居民的知识、技能与收入等随着产业的发展也获得了提升。但是这些县域经济中除三河、藁城在全省排名比较靠前外,其余县域经济在全省发展并不处于突出地位,这也说明了河北省中心城市的带动能力较弱,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3)河北省一些具有知名特色县域产业集群的县(市),其县域经济在全省仅处于中上水平。河北省县域经济中具有很多驰名全省甚至全国的产业集群,如清河羊绒、高阳纺织、白沟箱包、容城服装、肃宁皮毛等。具有这些产业集群的县(市),其在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全省经济排名中大多处于30~60名的位置。与前两类县(市)相比,这些县(市)既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没有优越的地理位置,甚至直到今天其中很多县(市)依然不通铁路,其发展更多依赖于本地居民的企业家精神。在经济取得发展的同时,本地市场机制、居民收入与生活水平也获得了较大提升。但是另一方面,这些地区的发展面临越来越多的制约因素,以全国著名的“三巾”之乡高阳为例,其三巾产量虽然占到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一,但是其产业仍然处在众多中小企业无序竞争的状态,造成在技术水平提升与品牌建设上的滞后,与此同时,环境污染却越来越构成对企业成本的压力,对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产生了不利影响[3]。

(4)缺乏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是不发达县(市)不发达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与一些相关研究都表明河北省较贫困的县(市)从地域分布特征来说主要集中在太行山脉、坝上地区以及中南部平原地带。这些地区的共同特征是缺乏具有本县特色的工业产业集群,这在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尤其明显。河北省中南部地处内陆,距离交通线有一定距离,缺乏大城市的带动辐射。这些县大多拥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有些县粮、棉、油无论是从总产量还是人均产量上均名列全省前茅,但是其经济发展依然落后,这就说明第一产业无法支撑起一个县经济迅速的增长。当然,农业生产条件不佳的太行山脉及坝上地区由于交通不便更加无法发展起有特色的本地工业,导致这些地区成为全省最贫困的地区。

3河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路径

县域经济的发展分化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但这并不必然造成县域经济差距过大的问题,应从总体上谋划,通过要素流动,优化要素配置提高县域经济水平。不能够通过抑制强县发展人为拉低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应继续提高其县域产业竞争力,而经济弱县则应加快发展,一方面提高基础设施水平,吸引外部投资;另一方面则采取措施鼓励劳动力与人口转移,提升经济弱县的富裕程度。

(1)破除县域产业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县乡政府在我国行政体制中处于最低级别,导致县域经济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处于不利局面,县域产业在发展中比城市产业遭遇更多不利因素。因此,有必要适当调整政策,使县域产业与城市产业在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获取同样的权利,从而有利于县域产业的发展。具体包括完善财政体制,明晰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减轻县级政府的财政压力,省级政府应加大对县域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帮助完善县域经济的发展环境。对有条件的地区加快实施与完善省管县改革,通过扩大县级政府的经济与社会管理权限推动县域发展。同时,还应改革金融体制,重点鼓励为县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地区性中小银行发展,鼓励县乡政府扩大教育、科研投入,提升本区域人力资本水平。

(2)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对政府职能的要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政府职能更多地应从微观经济的参与者转变为宏观经济的引导者与调控者。具体到县级政府来说,县级政府应当做好已有发展基础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规划,制定有利于产业集群创新的人才、税收、教育、科技与融资等政策,促进县域产业向产业园区集中,加强政府作为环保、质量监督者的角色,加强政府作为仲裁者的角色,保证企业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以科技、创新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不断提升县域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

县域经济论文范文第5篇

1.地缘优势。绥芬河地处绥-满欧亚大陆桥上的重要节点。绥—满欧亚大陆桥是指由俄远东港口经中国绥满线(铁路、公路),通过俄西伯利亚大铁路至莫斯科,与欧洲相连。通过绥芬河,向东经俄罗斯港口群可联接日、韩、北美及太平洋沿岸国家,向西可直达莫斯科和欧洲腹地。把绥满欧亚大陆桥做为战略推动,构建中俄合作、贯通欧亚的运输线,形成一条国际新通道,对保障我国进出口通道安全畅通,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从距离看,符拉迪沃斯托克(俄)—绥芬河(中)—满洲里(中)—鹿特丹(荷)的运距为10510公里;符拉迪沃斯托克(俄)—哈巴罗夫斯克(俄)—鹿特丹(荷)的运距为12000公里;天津(中)—二连浩特(中)—乌兰巴托(蒙)—鹿特丹(荷)的运距为10750公里;连云港(中)—阿拉山口(中)—鹿特丹(荷)的运距为12740公里;上海(中)—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埃)—鹿特丹(荷)的运距为18980公里。在上述运输线路中,绥—满欧亚大陆桥的运距最短、运输成本最低。2.开放优势。绥芬河构建以边境经济合作区为加工基地、综合保税区为进出口平台、境外园区为前哨基地的产业格局,实现产业链跨境延伸、境内外协调发展。3.生态优势。地处低山丘陵地带,山地面积占85%,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春季林海绿涛、夏季清爽宜人、秋季五花山色、冬季银装素裹。

二、绥芬河发展对俄贸易存在的问题

1.对俄贸易的不稳定性。中俄两国都处于转型时期,存在制度不健全、行政掣肘和腐败、营商环境欠佳等问题,这些都阻碍了双方经贸发展。2.绥芬河对俄贸易的开放形式单一,大经贸格局尚未确立。目前,我市对俄贸易的主要方式是一般贸易、边境小额贸易和旅游商品贸易,规模较小,合作层次较低,缺乏支柱性产业。3.绥芬河对外贸易处于初级阶段,层次低、力量分散。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二是工业规模不大。三是产业层次不高。工业缺少立市企业,外贸企业不成规模,商业业态水平较低。

三、绥芬河市对俄贸易的发展战略及建议

(一)加快调整经济结构集中发展“加工制造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三大产业集群,重点发展商贸业、进出口加工业、金融业、旅游业和物流业。

(二)加快境内外产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进出口加工业。一是通过向产业链上下游两端延伸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以产品研发、设计、品牌打造为核心发展上游产业链,以展示、销售、配送、售后服务为核心发展下游产业链。二是通过产品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三是通过引进新技术新产品优化产业结构。四是通过打造对俄贸易双向加工园和加强综合保税园区建设提升产业发展环境。

(三)加快口岸扩能改造依托海陆联运通道扩展流通空间,致力于中、俄、日、韩国际运输体系的互通互联和高效运行。在铁路方面,充分发挥区域重点基础设施联运优势,依托滨绥铁路连通俄罗斯与中国东北;适时加强绥芬河的铁路货运功能将有利于提高区域对外出口和对内销售便利性。加快铁路口岸改造,将运能由目前的1200万吨提升至3300万吨;在公路方面,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形成优势公路运输网络。加快公路口岸改造,建成后出入境通道20条,年通关人员能力可达600万人次;货检通道12条,年通过车辆能力可达55万辆次、货物550万吨,实现23小时通关。在航空港建设方面,规划建设绥芬河4C级机场,与牡丹江机场形成区域航空联运优势。

县域经济论文范文第6篇

(一)县域经济发展主体层面

首先,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层次较低下。当前,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资源性、关联性、混合性和复杂性,县域经济既依靠当地资源以大农业为基础,又混合有加工型、商贸型、采掘型等多种经济发展类型。但是,一方面我国绝大多数县域经济的发展面临基础设施落后、生产模式陈旧、科技创新能力低下、区域经济和产业结构欠合理、资金和高素质人才严重短缺等诸多制约因素,同时又多面临小农经济与规模化、山区经济市场化与边缘化、农村经济与城镇化、特色经济与工业化等诸多矛盾,特别是一些欠发达县域的经济发展陷入困境:发展步伐迈得太慢,县域差距不断扩大。目前我国贫困线标准定得还较低,农村返贫率还很高,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资源匮乏、交通闭塞、发展环境缺失的偏远边缘化地域。另一方面,我国多数县域经济增加值构成中,第一产业的比重仍偏大,第三产业的发展依旧不足。2013年全国县域经济增加值构成中,第一、二、三产业的占比约为21%、45%、34%,而同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二、三产业的占比约为10%、44%和46%,第三产业的GDP占比第一次超越第二产业跃居第一。同时,我国县域经济的产业层次也普遍较低,以价值链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产品多属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资源的消耗量较大,环境的污染度较高,经济和社会效益较低,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的反哺效应不显著。

其次,县域经济间发展的差距日趋显著。我国幅员辽阔,各县域因社会经济发展的地理区位、要素禀赋、政策制度、产业结构、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致使县域经济间的发展差距呈扩大趋势。地理区位上,沿海地区或中心城市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原有基础好,再之引领改革开放,率先占据了经济发展的优势,而地理位置边远的内陆地区或山区原有经济基础薄弱,自我发展能力低下,改革开放步伐较慢。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县域间要素流动的速度不断加快,地理区位优越的县域因集聚优势和规模报酬递增等形成的正能量促使其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并与地理区位不占优势县域间的经济发展形成差距且日益扩大。政策制度上,虽然国家从宏观层面出台了统一的政策法规,明确了基本框架或内容,但实践中各县域结合自身实情会将制度地方化、习俗化,其实施的正式制度或非正式制度安排会差异于国家统一的政策框架,同时国家对一些区域实行以放权让利为前提条件的倾斜政策,会使这些地区的试点县域获得从其他地区转移过来的超前利益,进而扩大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差距。资源禀赋上,由于众多县域将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地方特色资源的开发上,而特色化资源工业的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中短期内最易见效也是环境约束最少的现实选择,由此所形成的不同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各县域发展失衡的重要致因。产业结构上,由于各县域资源空间配置和产业要素聚集状态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县域产业结构类型,其对未来一定时期县域经济发展的内部均衡和外部协调具有决定性作用,进而形成了县域经济间的发展差异。社会文化属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由于自然条件、社会发展、文化风俗等差异性的共同影响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当地文化,并通过文化观念与文化价值体系等形式作用于个人、家庭、企业和政府等,进而影响到县域经济的发展策略、产业结构、管理模式等方面而导致县域经济发展的差异。

最后,县域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且人力资源素质偏低。一方面,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劲不足主要表现在产业核心竞争力缺失、特色经济发展趋同,工业投资规模缩减、交易市场容量有限、固定资产投资速度减缓、科技教育投入不足等。近年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持续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正步入黄金时期。目前,我国改革忽视了作为县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第一产业的发展后劲战略,一些基础性和新兴的第三产业如计算机信息、科技服务等发展仍后劲不足,导致基础产业不基础,弱质产业仍不强。同时,县域经济发展资金的业务范围与实际职能不相符合,加之现行税收征管体系中增值税、所得税、消费税等主要税种的征收税款大部分集中在中央及省级财政,县级政府则较少有独立稳定的税收收入致使县域经济缺乏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而发展后劲不足。另一方面,目前我国县域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多为年龄长、体质弱、能力差的留守农业居民,且其多聚居于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基础薄弱、交通运输不便、教育发展落后、收入水平和地区公共服务水平低下的老少边穷县域,人才既进不来也留不住,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同时,由于我国高等教育中重基础教育和理论教育、轻视技能培训和实践锻炼等现象依旧存在,导致低学历者接受新鲜事物、创新创业能力较低,而高学历者劳动技能又不如低学历者,使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不牢、动力不足、活力不够、潜力不大。

(二)财政政策体系层面

首先,税收制度体系缺失。我国不尽合理的现行税收优惠政策、税收结构、城乡二元税制严重阻碍了县域经济的均衡、健康发展。我国现行税收制度是在1994年推广分税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来的,它对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实行相对较低的税率和标准更宽的税前扣除政策,给予外资企业超国民企业待遇,对农民实施有别于城镇居民个人和企业的扣除一定成本后对利润征税的总收益征税,形成了县域非均衡的发展格局。同时,体现非市场性分配关系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也存有缺陷,人为操作痕迹明显,调节作用显现不足,实施效果不理想,政策过渡性意味较重:由于转移支付的初衷就是缩小县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和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而转移支付的层层配套下拨方式,不仅限制了中央财政政策调控职能的有效发挥,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基层政府的可用财力,使财政转移支付目标偏离了原定目标;税收返还的初衷是为了保障既得利益,化解改革阻力,而目前税收返还、基数返还、体制补助等成为转移支付主要内容的机制却阻碍了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县域政府的财政自给率低下,大部分在60%左右,特别是一些贫困县域的财政自给率仅有10%左右,而对转移支付的依赖性过度易产生思想惰性,使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动力等随之消减。

其次,财政支持力度不足。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财政支持主要包括直接支持和间接支持,即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县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除需在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特色经济等层面下工夫外,还须政府财政的大力支持。虽然各级政府为此付出了诸多努力,如国家在县域经济的第一产业发展中对种粮农民实施直接补贴政策、产粮(油)大县和生猪大县奖励政策、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等,同时各县域又在国家政策框架内结合自身特点切合实际地实施农业扶持政策,如对粮食生产机械优先补贴等,这无疑给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但是,国家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占比特别是其基本建设、技术信息等方面并没有持续攀升反而呈逐年下降趋势,致使县域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资金短缺问题。

最后,财政支出结构欠合理。一方面,财政支出的地域分布结构失衡。我国财政对不同地域实行了非均衡政策,如向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重心的东部沿海地区倾斜的财政政策导致该地域的公共服务水平和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另一方面,财政支出总额中各类支出的占比不合理。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出中生产性支出不足而非生产性支出偏大,县域“吃饭财政”问题较为突出;除福利与抚恤支出和支农支出外,其他支出的时期和地域分布不均衡和稳定;财政用于科教文卫、城市管理、社会保障等公共项目的支出严重不足。国家财政理应通过合理的支出结构发挥其促进县域经济和产业结构优化的效用,但支出结构不合理的财政既会导致资源配置的不公,又会造成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失衡和滞缓。

二、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财政支持的优化策略

县域经济论文范文第7篇

1.区位弱势明显,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偏小贵州省地处内陆,不沿边,不靠海,远离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和交通枢纽,非物流主要通道。加之境内多为山地、坡地,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交通极为不便,各种生产要素和产品流动性差,运输成本高,区位劣势非常明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资本、项目、人才都要向着最适合其增值的大中城市、平原地区流动,贵州省在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培育等方面竞争力较弱,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明显。受区位因素影响,省内交通、电力、通讯、农业基础设施等发展相对滞后,很多地区依然未能摘掉贫困的帽子,基本上是靠天吃饭。据统计,2013年贵州省国内生产总值为8006.79亿,人均为22981.60元,位列全国所有省市最末位。在贵州省88个县域单位中,GDP超过50亿元的只有16个,分别为开阳县、清镇市、遵义县、仁怀市、兴义市、毕节市、大方县、黔西县、金沙县、织金县、纳雍县、威宁县、凯里市、都匀市、水城县和盘县,与中东部地区的县域单位相比,差距非常大。基础薄弱必然使县域经济处于经济发展进程的初级阶段,会制约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总量偏小则决定了县域经济在市场竞争中总是处于劣势的位置,不利于招商引资。

2.县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发展不均衡,优势特色不明显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是影响贵州省县域经济整体发展的重要因素。据贵州省第一届县域经济竞争力评价数据显示,贵州省县域单位GDP总计2754.3亿元,占全省GDP的70.3%。GDP最大的县域单位是盘县,达175.6亿元;GDP最小的是万山特区,仅为6.4亿元,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此外,从发展县域经济优势产业来看,由于各个县域的发展情况不尽相同,所以,应该按照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发展各个县、市的特色优势产业。但贵州省这种优势产业发展还未形成一定规模,既存在很大一部分发展相似、条件雷同的发展模式,又缺乏具有特色的主导产业。因此,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很难形成具有特色的区域竞争力。如近几年发展态势较好的茶产业、白酒产业、中药材产业等,都存在着一哄而上、跟风发展的势头,并未形成区域优势和产业特色,更谈不上品牌建设、产地认证了。

3.县域产业结构整体层次低,结构不合理,调整不到位农业比重大,工业发展层次低,工业化程度弱,这既是贵州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也是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产业结构看,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特别是第三产业与市区经济差距较大。从农业内部结构看,仍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发展势头不足。而种植业又以粮食种植为主,经济作物种植比例相对较小,很多县域仍表现出粮猪型二元结构的特征,自给自足的小农色彩浓厚。近几年,一些县域单位开始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但存在着调整难度大、优势特色缺乏的困境,很容易造成区域雷同发展的局面。

二、促进贵州省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1.因地制宜,走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县域经济是具有地域特色的区域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说,发展县域经济就是发展特色经济,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找准地方特色,围绕特色培育产业链条,使资源特色经济走产业化道路,实现以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目标。从总体上来看,贵州省县域经济发展之路不能走“小而全”的道路,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旅)游”,抓强项、抓特色、抓品牌,找到自身发展的比较优势和潜在优势。例如资源禀赋、人文历史、地理区位等要素,突出重点产业,把发展县域经济与发展特色经济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区域特色经济,县域经济才能有生命力和竞争力。体现在县域工业发展上,就是要走特色产业集群之路,围绕县域特色资源逐步培育县域支撑产业,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围绕核心产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走集约化、规模化之路。同时,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建立科技示范园区和农业产业基地,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

2.切实优化经济结构,壮大县域工业经济在未来的发展规划中,贵州省应继续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攻方向,积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大力调整内需结构,不断增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要在优化结构的前提下积极扩大有效投入,把投资用在最直接、最有效拉动经济增长的地方,用在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行业上。以工业化为核心,民营经济为主体,构建劳动密集型产业,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机会,形成具有县域特色的工业结构,提高县域工业产业成层次和竞争力。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重点,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规划、组织、协调、落实,积极创建新的招商引资方式。注重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加强项目的开发储备,以商引商。贵州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是吸引外资的优势,政府应以此基础,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建吸引外资的条件,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大力发展县域第三产业,构建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公平有效的竞争环境。不断调整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不仅在“量”上加大,而且要在“质”上提高,要促进产业内部的升级优化,利用当地资源形成带有地域性特征的主导产业部门;要改造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发展新型服务业,以加快农村产业化和工业现代化的步伐。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科技人才的带动作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环节和关键。对贵州省县域经济发展来说,要力争培养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掌握核心技术的龙头企业,以此来增强县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要大力促进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所和高校联合,构建县域企业自主创新的基础支撑平台。要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和职业培训力度,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制定灵活、高效、优惠的人才吸引机制,树立科技兴县、人才兴县的战略目标。

县域经济论文范文第8篇

(一)县域经济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1.县域经济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在中国,农业是县域经济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农业生产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同时也能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材料。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过程,也必然是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要推动农村经济繁荣,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要以发展县域经济为基础。2.县域经济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根本动力和催化剂。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已经表明,县域经济发展与该地区城镇化水平息息相关。县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一方面是各种生产要素向城镇集中,另一方面是生产的集中也会带来居住的集中。因此,县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城镇化,也带动了城镇化。3.县域经济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农村城镇化的持续动力。随着县域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以及县域工业水平不断发展,客观上就要求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以满足各种生产性和生活性的配套服务需求。同时,这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随着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又会形成新的市场需求,由此,县域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建设会进入一个良性的互动循环。4.县域产业集群化是加快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首先,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提升源于各地特色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各地集中优势资源,发展优势产业,而特色产业集群化是县域经济的必然选择,这样既可以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又能够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工业园区转移,大大推进了城镇化进程。其次,县域产业集群化可以为新型城镇建设提供资金保证。再次,县域产业集群化有助于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农业规模效益。最后,县域产业集群化有助于推动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

(二)新型城镇化对县域经济的影响1.新型城镇化推动县域经济增长。新型城镇化与工业化相结合,通过工业化将大量农村人口吸纳到城镇居住和就业,使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由原来相对分散走向集中,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各种生产资源向城镇聚集,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产要素保障。同时,农村人口在向城镇的迁移致使农村人口减少,这又为农民集中耕种、土地流转、提高农业的资本和技术集约程度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既有力地促进着本城镇经济增长,又带动着县域其他地区经济发展。2.新型城镇化有助于县域工业生产效率的提高。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经济活动越来越集中于城镇区域,这势必会带来生产的专业分工与协作,工业生产效率会随之提高,同时,随着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张、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以及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规模经济的效应也会逐渐显现出来。3.新型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现代农业现代化要求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的规模效益。从中国县域经济发达地区的经验看,大部分地区都是通过城镇化减少农村人口,以促进土地资源的相对集中、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投入来保证土地规模效益的形成。第一,通过城镇化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可使农村有限的土地资源向一部分人集中,提高土地的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程度,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进农业现代化。第二,随着城镇规模扩大、城镇人口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的消费结构也必然会发生变化,如增加牛奶、肉食、蔬菜和水果的需求,这又会带动县域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刺激农业生产的积极性。第三,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可以提高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加速农业的资金积累,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4.新型城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首先,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通过加强和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可以显著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其次,只有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县域新型工业化的效益才能充分发挥,县域的经济增长方式才能由传统的依靠投资和出口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的深层次转变;由依靠第一和第二产业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转变;由依靠消耗能源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及管理机制创新转变。最后,从需求增加的角度分析,中国30%的城镇人口占了总消费需求的70%,70%的农村人口占了总消费需求的30%。一个农民的货币购买力和一个市民的货币购买力的比例是1∶3~1∶3.5。因此,如果中国的城镇化水平能达到世界平均水平(50%),将会使县域市场需求有一个较大的增加,进而推动宏观经济增长。

二、促进新型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注重特色发展县域经济必须要突出区域特色,充分发挥和利用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加快形成优势明显、规模较大、特色鲜明的区域板块经济,进而走出一条适合本地实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既要立足县域实际,根据自然条件、资源票赋和产业基础,选择具有特色的优势项目,努力培育出一批特色产业群,促进内部资源、生产要素和市场的优化配置,积极培育和发展具有县域特色,有较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和品牌产品,为县域经济发展不断注入生机和活力。

(二)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首先,要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必须从过去的以就地转移为主转变为以异地转移为主,从过去的兼业型为主转变为专业型为主;要打破过去那种“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模式,鼓励和引导农民到大中城市和城镇创业或打工经商,从事专业化的生产经营,真正减少从事农业劳动的人口,从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进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在劳动力的转移过程中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提高农民的内在素质,增强其生存意识,提高其职业能力。在推进城镇化的政策保障上要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降低农民进城门槛,在农民入城户籍管理、就业、购买住宅、子女入学等方面一视同仁,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其次,要择优培育县域中心镇,小城镇门槛低,屏障少,和农民联系密切。农民进入小城镇,不会受到城市居民和城市政策的排斥。发展小城镇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县域经济的发展要以县城为中心,择优培育2~4个县域中心镇,增强其辐射能力,提高城镇化水平。

友情链接